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见过企鹅了 山海经就是古人的旅行日记

2025-09-01 00:18:18

驺虞传说中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它生性仁慈,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

现在普遍被人认为是雪豹。

雪豹皎洁的白色长毛中布满黑色不规则环纹,很符合“白虎黑纹”的传说,其外形最有特色的是在所有猫科中独具一格的又长又粗的蓬松大尾巴,也与从远古到近代传言中“尾长于身”契合,甚至是所有考据观点中唯一相符的。作为一种典型的高山岩栖动物,雪豹昼伏夜出,不喜在草地和林间穿行,只在傍晚沿着石崖和溪涧的固定路线觅食,这一特性与古人描述中”不踏生刍“的细节惊人的相符。

另外因为雪山环境恶劣,研究者观察发现,有母猎豹将猎物埋在雪地里,等食物短缺重新挖出来充饥的记录, 加上在世界范围内从无有过袭击人类的良好记录,偶为人见就因为奇特的秉性很容易被附会成连草地都不忍心踩踏,不主动杀生只吃"自死之物”的仁兽了。

3.蛊雕

出自于《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

翻译:”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我认为是食猿雕

食猿雕在村庄附近,它们还经常捕杀狗、猪等家畜,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所以有“ 食猴鹰”之称。

4.犰狳

《山海经·东山二经》: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翻译:余峨山中有一种野兽,他的样子像兔子,有鹰的眼睛,鸟的嘴巴,蛇的尾巴,见人就装死,被叫做犰狳,叫声就是名字的读音。据说犰狳一出现就会有虫害。

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热带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温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种濒危物种。犰狳大家都很熟悉吧,现在看起来也和山海经描述中的一样,嘴巴像鸟一样尖,也有蛇一样的尾巴,而且生性胆小看见人就蜷缩起来和山海经中的见人则眠描述一样。

5.鹿蜀

《山海经 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译文:杻阳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白头,通身是老虎的斑纹,尾巴是红色的,鸣叫起来像是有人在唱歌。它名字叫做鹿蜀。据说将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孙昌盛。

现在普遍认为是㺢㹢狓。

形状像马,白头,红尾,老虎斑纹,可以说是完美符合全部条件。

今天先介绍到这里,更多有趣的文章请关注我的账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