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聊聊阿里巴巴的投资价值了 阿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近几年在业绩和资本市场上都表现不佳。经济下行导致消费不振,线上饱和导致增长乏力,新入局...

2025-05-13 11:00:46

来源:雪球App,作者: 投投释道,(https://xueqiu.com/8561283851/315571371)

阿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近几年在业绩和资本市场上都表现不佳。经济下行导致消费不振,线上饱和导致增长乏力,新入局的抖音、拼多多等又来势汹汹,让本就遭遇反垄断打击的互联网巨无霸有些招架无力。那么,阿里是否还值得投资呢?

淘天业务是阿里最重要的业务板块,FY24 收入贡献比例达 46.2%,调整后EBITA贡献了集团整体调整后EBITA(合并后)的118%,是阿里集团内最核心的收入利润来源,也是投资人重点关注的业务板块。电商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新入局者为了争夺地盘会使出低价、补贴等招式,让阿里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也是投资人最质疑阿里业绩的地方。但这种内卷式竞争在巨头间很难达成失败者出局的结果,最终将回归竞争的均衡。因此,阿里在这方面的压力有,但有限。

另一方面,阿里还手握国际化与AI两张王牌。

在出海布局方面,阿里做得最好,拥有支付、数字化设施、成熟的物流体系以及电商运营模式,这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让阿里有希望成为最成功的国际化平台企业。阿里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扩大云服务投资、建立数字化产业园,其旗下的全球速卖通是2023年韩国新增用户数量最多的APP。

FY2Q25,阿里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9%至317亿元,主要由速卖通Choice业务驱动。调整后的EBITA率为-9%,环比亏损收窄,Choice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LAZADA经营亏损大幅减少。

云业务是阿里巴巴收入、调整后 EBITA贡献中的第二大业务(FY2024收入占比11%)。且云业务的估值弹性较大。2015年-2020年是阿里云的快速发展期,2021年后,国内云市场整体增速放缓,阿里难获取增量政企客户,且存量互联网客户有流失,导致市场对阿里云的关注度也降低。

不过,随着阿里云的战略定位于“AI驱动,公共云优先”,云业务有望在AI的驱动下实现更大的增长。

目前AI的变现方式主要有卖算力、卖模型和卖应用。

算力方面,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阿里在自研芯片投入力度更大,全资半导体芯片业务主体——平头哥拥有端云一体全栈产品系列,涵盖数据中心芯片、IoT 芯片等,实现芯片端到端设计链路全覆盖;AI 芯片已经可以量产出货;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百度亦有自研芯片子公司昆仑芯,但 2021 年已分拆。腾讯布局芯片偏向投资方式。

模型能力方面,阿里较早推出大模型,当前在国内海外大模型测评榜单亦排名较前。23 年爆火的文生图 AI 应用“妙鸭相机”为阿里内部孵化项目。在To B业务上,截至24年9月已服务包括中国一汽、联想、微博、携程、喜马拉雅、三得利(中国)等30万家企业客户。To B业务是阿里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大厂的优势所在。

AI相关产品收入方面,已经持续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成为阿里云业务的核心驱动。从国外互联网大公司的情况来看,AI对云业务的拉动开始体现,成为云厂商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根据微软财报,AI 对于Azure和其他云业务的增长贡献从23Q2的1 个百分点提升至24Q3的12个百分点。

最后,回购也是增厚股东价值的重要措施。根据公司公告,9M24 公司已合计回购股票金额147亿美元,相当于公司年初市值的 7.7%,若假设 4Q24 回购金额为 40 亿美元(3Q24 为41亿美元),叠加不低于上一财年25亿美元的年度分红水平,则自然年 2024年公司整体股东回报力度可达到10.6%,在港股高股息标的中亦不逊色。且估值方面,无论PE还是PB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业绩高增期的低估值不是真的“低”,但业绩低迷期的低估值却很值得关注。

总结一下,电商业务和回购为阿里的投资价值提供了底线,而国际化和AI业务将为阿里提供广阔的增长前景。即使后两项业务进展的不顺利,充其量也可看作是两张彩票,而且彩票还不贵,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