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老师的妻子叫“师母”,女老师的丈夫该叫啥?
而基于交际需求,女教师背后日益庞大的男性家属群体也应该“有名有姓”了!
#2
难“补位”的“老师的丈夫”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老师的妻子视为“母亲”也就理所应当,“师母”“师娘”的称谓词由此而来。
按照这个思路, “ 师父”“师爹”“师爸” 这些词适不适合使用?我们逐个分析!
师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师父”的解释是:
①对师傅(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的尊称;
②对和尚、尼姑、道士的尊称。
这样看,以“师父”来专门称呼“女老师的丈夫”显然缺乏现实基础,pass!
师爸
“师爸”作为一个口语化的新词,更像是指师父/师傅或者师父/师傅的父亲,而且听着少几分敬重、严肃,pass!
师爹
“师爹”的称呼也并非新出现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同“师爸”一样,容易被理解为“老师的父亲”,或者作为年长老师的敬称。比如:
镜清老师教书育人,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被师生们尊为“师爹”。(《太湖文史资料》)
同理,“师丈”“师夫”“师公”这些词,要么太书面化,要么有歧义,要么不易被大众接受和使用,似乎都差点儿意思。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决这个“棘口”的问题呢?
#3
集思广益时间
学者表示,合适的称谓补位词必须要满足三个原则:
● 符合称呼观念平等化原则,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 符合大众审美观念,遵循礼貌原则;
● 第三,符合经济性原则,避免语音、语义歧义。
据此,学者找到了两个极具潜力的补位形式:
1.您好
是的, 没有称谓就是最好的称谓。 像“你好”“您好”这样的 礼貌语言,可以 避免初次见面时因找不到合适称谓去称呼对方的尴尬。
用在女老师的丈夫身上,既正式又合理,没毛病~
2.老师
近年来, “老师”一词得到广泛运用,几乎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被称作“老师”。从本质上看,是将其视为一个特殊的敬称。
因此,初次见面时,虽然无法确认女老师丈夫的职业,但敬称其为“老师”是符合文明礼貌和经济实用原则的。
能言善思的网民们也没闲着,有网民表示,可以称呼为“男师母”“师先生”,甚至更亲近、随意一点:
有网民表示,“老师”这个叫法就很不错。
也有网民表示,被这个问题困扰多年,终于找到答案了!
家长们也不妨问问孩子
看看他们聪明的小脑瓜
能给出什么答案?
部分素材来源:陶熠娜.《与“师母”对应的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研究》[J].《现代语文》, 201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